-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三任司长畅谈中非人文交流“软”助力
央视网消息(记者 唐诗颖 李文亮)9月1日上午,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邀请许镜湖、刘贵今、程涛三位外交部非洲司前任司长介绍中国对非政策、中非关系和论坛有关情况。
近年来,非洲各国积极对接“一带一路”,中非合作“五大支柱”不断夯实,“十大合作计划”稳步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而这一成果的背后,离不开中非人文交流的“软”助力。
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前外交部非洲司司长许镜湖指出,中非密切的人文交流大大增进了中非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据统计,中非目前已有200多个人文合作项目,比如,中非文化之交、文化人士互访、欢乐春节等活动。
许镜湖表示,非洲人民希望了解中国文化,非洲朋友听中国故事会有同感。目前,中国正在非洲实行“万村通”项目,将为25个非洲国家通电视。“项目落实的很顺利,已有22个国家签署协议,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全部落实。”许镜湖说,“万村通”项目的落实将为非洲偏远地区百姓打开一扇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窗口。
在谈到中非青年人才培养时,许镜湖表示,非洲国家领导人对青年的教育和就业非常重视,这也是中非合作框架内的重要合作领域。她介绍说,中国自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以来,为20万名非洲青年提供了各类职业技术培训,还提供了4万名青年来华培训名额,2000个学历学位教育名额,以及3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
此外,中非脱贫经验交流也是中非合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政府前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前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前驻津巴布韦、南非大使刘贵今表示,脱贫是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最大成就,在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中非双方已经推出了非常有力的脱贫合作计划。中国始终愿意同非洲兄弟分享脱贫经验,具体实施的项目也都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期待今年的北京峰会能出台更多有关民生的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