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沪港人才发展论坛”在浦东举行
日前,第11期“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新创业研习班”(以下称“研习班”)在浦东举办。活动期间,由浦东新区海外联谊会、香港上海浦东联会、上海香港联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了首届“沪港人才发展论坛”,“沪港生物医药大数据分析暨浦东新区人才智库大数据平台”也在论坛上首次发布。
项目和人才对接 落地率近20%
在此次论坛上,海内外及沪港两地企业领袖、创业精英围绕着沪港两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人才政策、创新创业氛围等展开对话交流。
作为主办方之一——香港上海浦东联会的创会会长姚征表示,此次论坛,得到两地青年才俊的热烈响应。
首次举办的“沪港人才发展论坛”也成为本期研习班的亮点之一。记者了解到,“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新创业研习班”自2008年首次举办以来,围绕上海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要求,至今已举办了11期。
上海市政府侨办、浦东新区侨办通过整合侨务引智引资协作园区网络和创新创业基地资源,加强市区两级政府和高科技园区联动,吸引了一批符合上海战略发展规划、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前瞻性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前10期研习班共吸引来自美、加、英、法、德、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余位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参加,项目和人才对接落地率近20%。
涵盖889万条信息 助推高峰人才建设
结合浦东“人才发展35条”及自身人才服务工作实践,浦东留联会会员、第10期华侨华人创业研习班学员李健博士联合浦东留联会推出了“沪港生物医药大数据分析暨浦东新区人才智库大数据平台”。
据介绍,该数据智库从近18亿条的数据记录中抽取出889万多条人才的姓名、专业、研究成果、研究水平、研究机构、所在地、联系方式等信息,经过对各学科领军人才的数据“清洗”,完成了国际、国内顶级人才,以及十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部分产业人才的数字统计。
“该平台突出点在于,大数据分析系统是既面向结构化,也针对非结构化(不可直接量化)的人才数据信息,还可挖掘信息间的关联关系。”李健说,“利用文本智能技术,同时融合部分线下数据,可以对国内外顶尖人才分布、国内外新兴产业人才分布等进行整理分析,提出招才引智的方向性建议。”
此外,凭借平台核心技术还可以提供文本自动化处理,如手工操作需要花费40分钟完成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申请表》,在上传相关文档后,几十秒后就能自动判别和输入。
浦东留联会方面表示,以往的人才库依托的是传统方式,如名片录入、纸质通讯录整合等,此次联合发布的“人才大数据智库平台”,将是一个创新突破,也为浦东新区招才引智工作服务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