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建工技術比武服務中博會 推動高技能人才培養
人民網上海6月9日電 隨著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腳步的臨近,作為承擔國展中心場館功能提升、廣場園林景觀改造和展廳平行論壇等建設重任的上海建工,今天在徐家匯體育公園改造工程現場召開了迎中博會2018年中國技能大賽上海建工職工技能比武開幕式暨“精品杯”立功競賽推進會,旨在圍繞“出精品、出精英、出精神”的競賽目標,推動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隊伍培養,為圓滿完成中博會場館改造等一系列上海重大重點工程建設鼓舞士氣,打響“上海服務”品牌,為上海城市建設再立新功,同時也為參與2021年在上海舉辦的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做好准備。
“上海建工向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務商轉型升級和建筑業高新技術的不斷應用,需要一個‘見人、見物、見精神’的重大工程立功競賽平台,需要一支學有專長、技藝精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隊伍。”上海建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征表示,要以中博會和上海籌辦世界技能大賽為契機,廣泛開展技術比武、崗位練兵活動,充分調動廣大職工參與創新實踐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進一步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為圓滿完成舉辦中國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這一重大政治任務貢獻上海建工的力量。
2018年上海建工職工技能比武,主要針對企業轉型發展所需要的重點技術崗位,設置有商務管理、建筑信息模型(BIM)輔助施工、預制混凝土構件裝配施工、測量技術、砌筑工、鋼筋工、手工木工、中式烹調等8個競賽項目。在當天的開幕式現場開展了砌筑工、鋼筋工、測量技術全站儀架設等三個項目的比賽。現場還有上海建工近年來涌現出的6位“上海工匠”獲得者,這裡面有毫米級的工程測量名匠王斌、站在“中國之巔”上海中心大廈上的塔吊司機李杰、“專家型”技術工人“盾構電氣通”陸凱忠,還有揚名海外的東方園林大師顧軍、扮美迪士尼的“裝飾畫匠”袁正峰、解決城市“拉鏈路”難題的設計先行者王恆棟,以及花藝、古建筑木工、塑石抹灰工藝的技能展示。
上海建工近年來充分利用競賽平台,組織和參加了多次國家級、市級的各類技能比武活動,通過崗位練兵、技能競賽、技術比武和業務交流等形式,全面提升員工的技術素質和技能水平。隨著各類管道工、木工、砌筑工、抹灰工等工種建筑類技能大賽的舉辦,逐步涌現出了一批技術能手,上海建工的勞務工人尹鬆林便是其中之一。他獲得上海市技能比武優勝獎后,參加了全國建筑業技能比武大賽。經過激烈比拼之后,他光榮地登上了北京人民大會堂的領獎台,捧回了“全國建筑業技能大賽三等獎”的獎杯。
高技能人才是企業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隨著建筑產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傳統的施工承包模式開始向城市綜合建造、設計施工一體化、互聯網+建筑等新的商業模式轉變,技能人才的培養也在向綠色、環保、裝配、工業化制造、BIM技術等領域轉變。
上海建工將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視作集團產業升級轉型和產業鏈提升的人力資源保証,於2012年成了自己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專注於基地的專業設施設備建設和企業內工種的開發、培訓與鑒定工作,成效顯著。五年來共計培訓技能人才15000人次。其中,高級工程安裝鉗工、高級工程機械修理工及高級起重機駕駛員培訓鑒定1200人次,基地培養的高級起重機駕駛員在上海中心項目塔吊施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培訓機構基地網內申報了建筑電工、精細木工、BIM建模、預制混凝土構件裝配施工(PC)等不同工種初級、中級職工技能培訓和鑒定,共計626人次。
除了對一線核心崗位技能人才,採取集中輪訓、名師帶高徒等方式,有條件的子公司建立了“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勞模工作室”,在關鍵崗位、特殊工序試行首席技師制度,並結合員工職業發展通道建設,專設“首席技師”等7個職業等級,為技能型員工的職業發展建立了晉升通道,充分發揮應用型高技能人才在技術攻關和創新方面的引領作用。
陸凱忠就是其中的一位典型,自1991年從技校畢業進入上海建工成為了一名一線工人以來,他始終懷揣著做一名“專家型”技術工人的夢想,與盾構結下了不解之緣,被同行稱為“盾構電氣通”。成立“陸凱忠技能大師工作室”以后,在他的努力和帶領下,培養了一大批技能人才,工作室也先后榮獲了“上海市職工科技創新示范基地”和“全國技能大師工作室”等榮譽稱號。此外,“陳耀峰盾構電氣維護工作室”、“王斌隧道測量工作室”、“張雄偉焊接工作室”等也充分發揮各自的領域優勢,加強現場操作與指導,為基地培育了大量技能型后輩人才。
(責編:潘華、韓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