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后勤人才交流中心有限公司网站!

    联系我们

    名 称: 上海后勤人才交流中心有限公司
    地 址: 上海市黄浦区国货路288号205室
    邮 箱: 200011
    电 话: 021-64416260
    传 真: 021-64416260
    邮 箱: shhqrc@163.com
    新闻中心

    上海330万技能人才待遇将提升

    发布日期 : 2018-06-07     作者 : 0     来源 : 劳动报
    核心提示:

      让技能人才真正在沪有获得感。记者昨日获悉,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已发布《技能提升计划(2018-2021年)》,明确提出了到2021年的总体目标:劳动者整体技能素质明显提升,技能人才待遇明显提高,技能人才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明显改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能人才高地基本建成。计划的实施将有效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助力新时期产业工人大军的形成。

        每年培训百万劳动者

        2017年,全市职业培训规模首次突破百万,扩大为106.7万人,增长幅度居全国第一。2011年起,依托重点产业领域的大型企业、协会、园区建立了102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认定资助首席技师1417人、技能大师工作室165个。到2017年底,上海技能人才总量超过330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106.8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比重达32.08%。

        而根据计划,劳动者技能提升工作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强。申城每年要完成100万名劳动者技能培训,其中技能提升培训和新技能培训占比80%以上。到2021年,各级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社会力量多方协同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基本形成。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达120家。

        不仅如此,高技能领军人才的带动作用届时会进一步显现。市级首席技师等高技能领军人才将达2000名,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达200个;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达到35%以上,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除此之外,技能提升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发挥。在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大工程中,将会培养形成若干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化、区域性的技能人才高地。

        真正提高技能人才待遇

        虽然有着好手艺,收入却并不高,甚至身份难有荣誉感。这样的“上海工人”,怎能拥有职业吸引力?

        技能人才的各项待遇,都要真正得到提升。该计划明确,首要就是提升技能人才政治地位。包括加大在技能人才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提高技能人才参政议政能力,鼓励企业吸纳高技能领军人才参与经营管理决策,将获得世界级、国家级奖项的高技能人才纳入党委联系专家范围,定期举办高技能人才党校研修班。

        其次,要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包括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定期发布企业技能人才市场工资价位,鼓励企业建立健全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补助性津贴制度和技能人才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鼓励企业实行高技能领军人才年薪制和股权激励、设立高技能人才特聘岗位津贴、带徒津贴等。

        当然,关键是解决技能人才切身问题。包括鼓励各区、行业、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研究探索通过人才公寓和提供购(租)房补贴等方式,解决技能人才的住房问题;在外来高技能人才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对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困难的企业,要保障高技能领军人才稳定就业等。

        此外,还要积极提供技能人才保障服务。包括有效落实技能人才休息休假权利,建立优秀技能人才疗休养和体检制度;完善技能人才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鼓励各区、行业、企业为技能人才建立企业年金制度、职工互助保障计划和补充医疗保险,提升技能人才的社会保障水平。

        多路径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目前,在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引进、激励、保障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痛点、难点、堵点,为此,该计划提出9条实现路径,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

        其中包括,支持职业院校广泛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根据上海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探索在符合相关条件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院校设立技师学院;深化细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完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职称等。

        全面推广“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大对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培训补贴力度,对企业实施培训费补贴,对带教师傅给予带教津贴;突破职业培训时空限制,引进优质互联网培训资源,创设网上培训课程,搭建职业培训云平台,建立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

        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探索行业企业自主评价、政府部门指导监管的技能人才评价模式。依托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有条件的行业企业,重点在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新设备的培训项目以及世界技能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项目中,开展新技能培训项目考核试点。

        在评价体系方面,上海将实施更加精准的技能人才评价,推进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专业技术职称贯通制度,深化职业技能证书与学历证书的双证融通试点。同时,还将健全梯度化技能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居住证、居转户、直接落户等梯度化技能人才引进政策,突出重点产业导向作用,突出高端引领和市场评价,夯实技能人才发展基础。

    后勤服务外包 后勤劳务派遣 上海后勤人才交流中心 后勤人才招聘 幼儿园保育员 机关人事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