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 上海后勤人才交流中心有限公司 |
地 址: | 上海市黄浦区国货路288号205室 |
邮 箱: | 200011 |
电 话: | 021-64416260 |
传 真: | 021-64416260 |
邮 箱: | shhqrc@163.com |
近日,上海浦东新区发布《浦东新区关于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人才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人才发展“35条”)。人才发展“35条”深化人才制度创新,具体在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推进更具影响力的人才重大工程、搭建更具推动力的人才发展平台、营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宜居宜业环境等4个方面推出举措创新。
以自贸区制度创新为主动力,浦东在居留和出入境、就业创业、引进落户和分类评价等方面,率先试点8项人才制度,通过优化准入标准、审批机制和服务体系,使人才更好享受国民待遇、市民待遇。
其中一条就是率先试点上海自贸试验区顶尖科研团队外籍核心成员可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副局长刘忆雷表示,和去年的政策相比,申请永居开始聚焦项目科研团队,从“看人”变为“看团队”。这一突破性地将永久居留推荐权下放给承担国家、市重大项目的科研团队负责人,且一个团队最多可以申请6个人,使人才工作和产业更好地结合,重点吸引国家急需紧缺的高端人才。
浦东率先落实外籍人才创业国民待遇,向两位外籍人士颁发新设企业营业执照。这意味着,外籍高层次人才可凭其持有的在华永久居留身份证,作为设立科技型企业的身份证明,与持有中国居民身份证人员设立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以前外籍人才只能拿护照设立外资企业,不但流程更复杂,在重大项目申报、上市等方面都会有很多麻烦。
此外,浦东还率先试点允许外籍人才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兼职创新创业。这一新政突破了长期以来外籍人才只能在一家单位工作的限制,如今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用人单位引进的外籍人才,经工作单位和兼职单位担保后,可以允许在多家单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