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 上海后勤人才交流中心有限公司 |
地 址: | 上海市黄浦区国货路288号205室 |
邮 箱: | 200011 |
电 话: | 021-64416260 |
传 真: | 021-64416260 |
邮 箱: | shhqrc@163.com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形成导向明确、精准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人才评价制度,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着力点是建立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激励引导人才职业发展,调动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积极性,激发和释放人才主体的活力。
人才评价要量体裁衣。要打破“一刀切”的现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才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质,但即使是相同的领域和专业,人才所具有的专长也不尽相同。因此,人才评价标准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特点和职责,坚持共通性与特殊性、水平业绩与发展潜力、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分类建立健全涵盖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和贡献等要素,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和动态更新调整机制,分类形成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激励引导人才把精力放在工作上、放到实践中。
人才评价要突出品德。品德是指人的内心品质、情感和信念,是一个人内在素质、情操、修养等日常体现。它是衡量人们行为善恶的尺度,是评价人们行为是非的标准。当前,一些人才忽视品德修炼,以致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行成了他们的高危漏洞,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人才评价更加要注重德才兼备。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一项重要原则。有德无才算不上理想的人才,有才无德同样称不上是合格的人才。“德”好比灯塔,“才”犹如航行的船,无德之才,犹如海上失去方向的船,会误入歧途,而船行驶的愈快,其危险愈大。
人才评价要创新方式。以往在人才评价机制上,是以“行政评价”为主,造成人才评价不够全面、客观、准确。评价机制改革中,要以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遵循,创新方式。勇于开展市场化、社会化的多元评价机制。下放评价权力,按照科研周期进行评价,给予充分科研时间,避免了评价急功近利。